中國在很早就已經有科舉制度,靠著科舉制度讓很多窮苦人家得以翻身而脫離貧窮,一直到現在考試制度還是存在我們國家,台灣的大學以前叫聯考,現在叫做指考,改來改去還是要靠考試才能進入好學校就讀。


    一直以來考試是很公平的,不管你的背景如何都有機會靠考試翻身,聯考是非常公平的入學方式,過去前總統李登輝的孫女讀景美女中,前總統陳水扁的兒子陳致中讀成功高中,都可以證明聯考十分的公平,改考券的老師不會知道這份考券是誰寫的,因此評分上非常的公正客觀。自古以來科舉考試這種無法得知考生是誰的閱卷方式一直都很公平,還記得蘇東坡考試的時候主考官歐陽修誤以為這是他的學生曾鞏的作品,考生的姓名彌封因此他無法得知是誰寫的,最後把這個考生列為第二避嫌,最後放榜蘇東坡因此只得榜眼,這種考生姓名彌封的閱卷方式一直都是很公平的方式。


    多少窮苦人家的小孩讀書的目的都是為了翻身,想要考上好學校,將來到社會上受人尊重,考試固然讓學生壓力沉重,但也是最公平的一種方法。


    現在多元入學方式多了一種叫推甄,推甄可以讓一些不會考試但是仍然有能力的學生進入好學校就讀,可是推甄的公平性似乎沒有考試公平。指考閱卷的時候不知道考生身分,評分十分的客觀公正,推甄已經知道了考生的身分,評分就變得很主觀了,像這種情況一些立委的小孩就可以走後門去讀好學校,就會變得很不公平,而研究所推甄其實內定的情況很嚴重,在自己學校表現好的學生早就內定繼續留下來,像國立學校台清交都已經很多推甄名額是內定的。


    指考的壓力何其沉重,在美國入學是用在校成績申請的不用考試,但是因為美國只有少數學生需要再進大學進修,才比較能用這種方式真的篩選出好的學生進入他們學校就讀,台灣則不同,在台灣每個學校之間的分數都很接近,要上大學的人數太多,取消指考全部推甄有失公平性,所以到現在都還是保留了指考,指考還是有好處的不能廢。


    我覺得有時候推甄真的很主觀,能不能上除了要實力也要運氣,推甄採用在校成績,名校的學生他的分數低但是在推甄的時候比較受重視,因為明星學校的要求高所以分數會比較低,反之一些私立學校即使在校成績很好也不一定可以推甄的上,學校會認為這些學校的分數給得太寬鬆才會出現這樣的高分,排名在後面的私立高中想要推甄進入好學校就讀是很困難的,所以還是要靠指考,雖然考試壓力很沉重但是指考還是不能廢。


    指考的目的就是讓大家都有機會考上台清交,不管你的背景如何讀什麼學校,只要努力就有機會考上台大,即使是獄中的囚犯也一樣,這就是指考他公平客觀的地方,我不能否認考試讓學生壓力龐大,但是這是最公平的方式。一直以來推甄的公平性我都質疑,因為這真的會很主觀,推甄都已經知道這個學生是誰了來自哪個學校,評分本來就會變得很主觀。每一個學校他的評分標準其實不太一樣,很難做到真的公平客觀,如果是私立高中的學生想要上台清交何其困難?


    記得以前讀聖約翰的時候,二技學生推甄幾乎全軍覆沒,就是因為私立聖約翰技術學院這個學校太差了,所以老師都不要聖約翰的學生,我在那裡讀五專在我四年級的時候,我們學校二技電子系只有一個特例白凱仁因為做專題推甄上了清大,人家有很多篇論文才能夠上清大,不過他最後覺得台科大的資源比較好最後去讀台科大。其實講到這個我是覺得很悲哀的,聖約翰的招牌會變得這樣的黯淡無光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也許是跟新埔改名聖約翰有關,改名之後分數一直往下掉不再風光。結論就是如果二技還留在聖約翰這種學校就算你在這裡成績再好,台清交也不會要你,除非你能像白凱仁一樣有發表論文,不然聖約翰就算第一名去推甄也會被人拒於門外,五專部去推甄就沒有這麼糟糕了,至少五專部學校的分數還排滿前面的。


    推甄就是有這種缺點,很難做到公正客觀,考試真的一直以來都很公平,雖然指考讓學生壓力沉重,但還是很好的入學方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派翠克 的頭像
    派翠克

    派翠克的小窩--素人研究學院

    派翠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